Skip navigation
水泽节 六三 象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。
彖曰:节,亨,刚柔分,而刚得中。苦节不可贞,其道穷也。说以行险,当位以节,中正以通。天地节而四时成,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。
水泽节 » 六三卦象
2011/01/07 22:32
明治二十年(1887)十一月,舊大垣藩主戶田氏共伯,任澳大利亞全權公使,偕眷屬赴任,臨發橫濱,枉駕余宅。此時送者不下數十人,伯曰:「請占海上平安。」筮得節之需。

三爻居內外卦之交,正合貴下出外遠行之兆;坎為水,兌為澤,有大海之象。

三動體需,需《彖》曰「險在前也」,知此行防有險難。

卦反渙,渙象為「風行水上」,知必有風;兌正西,坎正北,知其風必自西而北。

爻曰「不節若,則嗟若」,謂非秉節而行,必致咨嗟。

今貴下皇華出使,節鉞在身,必能使海若效順,百神呵護,即遇風險,必無咎也。

需《彖》辭又曰「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」,是可為貴下賀焉。

時送行者,如舊藩臣井田五藏,青森縣知事菱田文藏,大審院判事鳥居斷三、神道教正鴻雪爪咸在座,傾聽之餘,或謂照此判詞,海上風波,澤如眼見,未來之事,皆得前知,疑余臆斷,未必可信也。

鴻雪爪君獨云:「高島君《易》筮,素稱入神,多為人所不解者也。」

余曰:「余唯憑爻而斷,應與不應,非余所知,然向所斷,未嘗有或爽者,殆可謂如響斯應者矣。」

諸士唯唯,不復有言。

後四年,戶田伯歸朝,告余以當時海上困難,一如《易》斷。

回应与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