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漸漸浪漫
风山渐
»
彖曰
|
2013/08/13 02:08
|
《彖傳》曰:
漸之進也,女歸吉也。
進得位,往有功也,
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
其位,剛得中也。
止而巽,動不窮也。
[漸]者,循序而進,以漸進也。
卦體三陰三陽,皆從[乾][坤]來。[乾]父[坤]母,
[乾]三索成[艮],為少男;[坤]一索成[巽],為長女,故象取「女歸」。
女嫁曰歸,女子之嫁也,及時而字,納禮而往,漸之義也。
蓋女歸之吉,謂得其漸之進也;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,女進而得位,必得其正矣。
女以夫為家,故謂之歸,母之嫁女,則謂之往。「進得位」故「往有功也」。
[漸]與[蠱]上下易體,[蠱]之九二,進而為[漸]之九五,是為「得位」;
九居五,位爻皆正,是為「進以正」。
夫婦為王化之原,正家正國,皆基於此,故極其功效,「可以正邦也」。
「剛得中」,謂九五也。
「止而巽,動而不窮」,此合二體而言,以止為體,以順為用,
本[艮]之篤實,動而為[巽]之利市,故曰:「動不窮也。」
以此卦擬人事,卦名曰「漸」,卦義在「進」。
天下事無不貴進,而進要不貴迅速,而貴舒緩,舒緩之謂漸者。
自世好急功,而漸之道失矣,惟於「女歸」則猶存其漸之旨焉,故爻象獨取「女歸」。
男女為人倫之始,是人事之至要也。
按[屯]二曰:「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」
[歸妹]四曰:「歸有時」,五曰:「位在中」,
[家人]《彖傳》曰:「正家而天下定。」
凡《易》之言婚嫁,多以得時為正,得位為中,
由茲而往,足以成內助之功,即足開治國之基。
諸卦分言之,而獨以[漸]則合言之,以[漸]九五之吉,為剛而得中也。
為卦[艮]以止,[巽]以動,知止而進,其進有序,其用不窮,
所謂正一身以正朝廷,正朝廷以正百官,正百官以正天下,道不外是焉。
是皆有漸進而漸廣之用也。
以此卦擬國家,卦象專取「女歸」,六爻亦皆言男女配合之禮,殊於國家無關,
而《彖傳》則曰:「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」則知正國之道,基於正家矣。
《詩》云:「刑於寡妻,以禦於家邦。」此之謂也。
「漸」者,為言徐而不速,為政而曰勿欲速,亦取夫漸之義也。
國家之事,循序而進,教化之行,日進有功。
聖天子正位凝命,剛而得中,內而宮闈,外而邦國,罔不本身出治。
詩《樛木》《芣苢》之篇,知王化之行,皆本諸后妃貞靜之德,
由近及遠,漸推漸廣,汝濆江漢之間,無不風行俗美。
蓋其漸積而來者,有由矣。
雖《彖》辭首言「女歸」,而由齊家以及治國,道本無二致也。
「止而巽,動而不窮」者,就[艮][巽]而括言之,
則[艮]為社稷,[巽]為誥命,皆可見其動之不窮也,夫豈第為女子於歸言哉!
唯在讀《易》者玩索而得之。
通觀此卦,卦本[乾][坤]三四往來,
陰進而止乎四,九居五而得中,上六以陰居陰(/*?),各得其所。
爻與[家人]同,而其所異者,初爻九六之別耳。
故[漸]在家則內外順,在國則上下安。
《彖》《象》取「女」,爻象取「鴻」,其卦為[艮]男[巽]女,迨吉於歸。
《詩》云:「弋鳧與雁」,是婚禮用雁之證也。
雁之初識時,女之歸待聘,漸之義也。
然鴻飛有序,知長幼之禮,其群有偶,原夫婦之別,其來有候,適寒暑之期,
是物之進而能漸者,莫如鴻焉。
是以六爻之象,其始棲息甚近,其終飛翔甚遠。
初言「干」,象其進之始;
二言「磐」,象其進之安;
三言「陸」,則非所安;
四言「木」,則始危而終安;
五言「陵」,則升天位之高;
上言「陸」,則出於人位之外。
而初之不得所安,無應而不能進也;
三之不得所安,無德而不能進也。
四乘剛有德,可安也;
上九過高,其德猶可則也;
二五以中正相應,是以獨得其吉也。
卦畫皆以奇先偶,象鴻飛有序。
下卦以一奇率二偶,上卦以一偶隨二奇,象鴻飛大者先小者隨。
陽大陰小,長幼之節,倡隨之禮,夫婦之道也。
六爻皆言漸,自初至上各有次序,實與《彖》辭漸進之義,足以相發明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