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漸漸浪漫
山风蛊
»
彖曰
|
2013/08/12 01:03
|
《彖傳》曰:
蠱,剛上而柔下,巽而止,蠱。
蠱,元亨,而天下治也。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。
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,終則有始,天行也。
此卦[艮]一陽在上、二陰在下,[巽]二陽在上,一陰居下,
內外陰陽不交,內志不決,外行不健,因循坐誤,
此所以漸積而成蠱也。蠱則安得元亨?
所謂「元亨」者,必使蠱之壞者復完之,蠱之塞者復通之,斯元亨而天下治矣。
《序卦》曰:「蠱者,事也。」
飭蠱則必有事,往則不能無險,險莫如大川,以飭蠱而往,涉無不利焉。
「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」,先、後,即終始也。
原其蠱之始,要其蠱之終,先不敢荒,後不敢怠,惟曰不足,終而復始,
是非天行之健者不能也。此飭蠱之全功也。
以此卦擬人事,我[巽]而從,彼[艮]而止,意氣兩不相通。
意氣不通,則彼我不能合而成事,因循苟且,事必敗壞,亦勢所必至也。
譬如木朽則生蛀,穀久則變蠱,此[蠱]之象也。
[蠱]為後天之卦,[艮][巽]與[乾][坤]易位,
是父母老而子用事,故六爻中,五爻皆言家事。
初爻幹父蠱而承意;二爻幹母蠱而得中;
三爻幹之,雖有悔而五咎;五爻幹之,以「用譽」而承德;
唯四爻以「裕」而「見吝」,是失於順也。
凡人事以孝為首,即家事而推之,無事不當如是也。
至上爻居蠱之終,獨善其志,而不言飭蠱,
蓋將守其志而治身心之蠱,擴其志而濟萬世之蠱,是則人事之大者。
以此卦擬國家,上卦為政府,下卦為人民,
[艮]上[巽]下,一高一低,尊卑懸殊,上下隔絕。
臣下逡巡畏縮,而無振作之才,人君因循苟且,而乏有為之志,
禍亂之萌,已伏治平之中,自此而百弊生、萬事隳,是[蠱]之卦名所由起也。
然當蠱之時,要心有幹蠱之才,而蠱乃可治。
《象》曰:「蠱,君子以振民育德。」蓋以振起其民,育養其德,為飭蠱之要道也。
此卦六爻,皆言齊家,不及治國,要之齊家,即所以治國,無二道焉。
初爻之幹蠱「終吉」,如管仲之相齊桓,孔明之輔後主是也。
二爻之幹蠱得中,如周勃之事高后,狄相之事武后是也。
三爻之幹蠱「無咎」,如伊尹之相太甲,終得復位是也。
四爻之裕蠱「見吝」,如李勣之不諫易后,終至釀禍是也。
五爻之幹蠱「用譽」,如周公之相成王,終成興周是也。
若上爻「高尚」,則如許巢之不受天下,夷齊之食周粟是也。
後世君臣,思艱圖治,所當凜「先甲」「後甲」之懼,守成始成終之道,
用震之動,法乾之健,斯「元亨而天下治」矣。
不然,柔順而自安,退止而不前,蠱壞日深,雖有善者,亦難保其後矣。
可不懼哉!可不慎哉!
通觀此卦,
[艮]以剛止在上,上亢而不下濟,
[巽]以柔入在下,下卑而不上承,剛柔不接,兩情乖隔。
下者愈卑而愈巽,逡巡不進,上者愈高而愈亢,忽略苟安。
其中日積日敞,漸積漸壞,內腐而外朽,其破敗有不可救藥者矣。
故曰:「剛上而柔下,巽而止,蠱。」是自卑於內,苟止於外,所以成蠱也。
古書曰:「流水之不腐,以其逝故也;戶樞之不蠹,以其運故也。」
故器欲常用,久不用則蠹生;體欲當動,久不動則疾生。
則知蠱之生由於止,其所由者非朝夕矣。
《象》曰:「山下有風,蠱。」風欲行,遇山阻而止,旋轉於山而不能達。
風字從蟲,故曰蠱以風化。君子欲治其蠱,則莫如「振」,「振」者,動而不止也。
「振民育德」,即「明德」「新民」之道也。是以諸爻皆曰「幹」。
「幹」者,植立之謂,所以飭治而附起之,
其義與「振」同,皆反夫止而用之也,反夫止則蠱治矣。
若四爻之「裕」,是益其[蠱]也,故「吝」。
五爻皆言「幹蠱」,有子道焉。
上爻居五爻之上,處一卦之極,有為父之象,故不言「幹蠱」。
以「幹蠱」之事,屬之五爻之王,諸爻之候,而上爻不復事其事,
故曰「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」者,謂其事更有高出王侯之上者也。
是將以一言而為天下法,一行而為天下則,
其不言治蠱,而所以治蠱者,其道可為萬世法則,故《象》曰「志可則也」。
若以「不事王侯」,謂隱居高尚者所為,仍蹈苟止卑巽之習,非飭蠱,適以滋蠱矣,
於爻義未合。
總之此卦,五爻所言,稱「父」、稱「母」、稱「子」,皆家事,
上爻則曰「王」、曰「侯」,乃國事。
邱氏日:「以此為子,是諍父之子;以此為臣,是諍君之臣。」此言得之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