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漸漸浪漫
Youthful Folly
»
Judgement
|
2011/01/07 00:13
|
●[《彖》曰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]
退則困險,進則閡山,不知所適,蒙之義也。
[疏]正義曰:
「山下有險」者,坎在艮下,是山下有險。艮為止,坎上遇止,是險而止也。恐進退不可,故蒙昧也。此釋蒙卦之名。
●[「蒙,亨」,以亨行,時中也。]
時之所願,惟願「亨」也。以亨行之,得「時中」也。
[疏]正義曰:
疊「蒙亨」之義,言居「蒙「之時,人皆願「亨」。若以亨道行之於時,則得中也。故云「時中」也。
●[「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」,志應也。]
「我」謂非「童蒙」者也。非「童蒙」者,即陽也。凡不識者求問識者,識者不求所告;闇者求明,明者不諮於闇。故《蒙》之為義,「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」也。童蒙之來求我,志應故也。
[疏]正義曰:
以童蒙闇昧之志,而求應會明者,故云「志應」也。
●[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]
謂二也。二為眾陰之主也,無剛失中,何由得初筮之告乎?
●[再、三瀆,瀆則不告。]
瀆,蒙也。
●[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]
[疏]正義曰:
「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瀆,蒙」者,所以再三不告,恐瀆亂蒙者。
自此以上,《彖》辭總釋「蒙亨」之義。
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者,能以蒙昧隱默自養正道,乃成至聖之功。此一句釋經之「利貞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