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漸漸浪漫
艮为山
»
卦辞
|
2011/01/22 13:43
|
●[艮下艮上。]
●[艮:其背,]
目無患也。
[疏]正義曰:
目者,能見之物,施止於面,則抑割所見,強隔其欲,是目見之所患。
今施止於背,則「目無患也」。
●[不獲其身,]
所止在後,故不得其身也。
●[行其庭,不見其人,]
相背故也。
●[無咎。]
凡物對面而不相通,「否」之道也。
艮者,止而不相交通之卦也。
各止而不相與,何得無咎?唯不相見乃可也。
施止於背,不隔物慾,得其所止也。
背者,無見之物也。無見則自然靜止,靜止而無見,則「不獲其身」矣。
「相背」者,雖近而不相見,故「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也。
夫施止不於無見,令物自然而止,而強止之,則姦邪並興,近而不相得則凶。
其得「無咎」,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故也。
[疏]「艮其背不獲其身」至「無咎」。
○正義曰:
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」者,「艮,止也」,靜止之義,此是象山之卦,其以「艮」為名。
施之於人,則是止物之情,防其動欲,故謂之止。
「艮其背」者,此明施止之所也。
施止得所,則其道易成,施止不得其所,則其功難成,故《老子》曰:「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也。」
「背者,無見之物也。」夫「無見則自然靜止」。
夫欲防止之法,宜防其未兆。
既兆而止,則傷物情,故施止於無見之所,則不隔物慾,得其所止也。
若「施止於面」,則「對面而不相通」,強止其情,則「姦邪並興」,而有凶咎。
止而無見,則所止在後,不與而相對。
言有物對面而來,則情慾有私於己。
既止在後,則是施止無見。所止無見,何見其身,故「不獲其身」。
既「不獲其身」,則相背矣。
相背者,雖近而不相見,故「行其庭,不見其人」。
如此乃得「無咎」,故曰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無咎」也。
又若能止於未兆,則是治之於未萌,若對面不相交通,則是「否」之道也。
但止其背,可得「無咎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