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漸漸浪漫
山天大畜
»
彖曰
|
2013/07/14 20:35
|
《彖傳》曰:
大畜,剛健、篤實、輝光,日新其德。
剛上而尚賢,能止健,大正也。
不家食,吉,養賢也。
利涉大川,應乎天也。
[大畜],以艮畜乾,畜之大者也。
[乾]為天,天德剛健;[艮]為山,山體篤實。
[乾]為大明,有輝光;[艮]為星斗,亦有輝光。
以[艮]畜[乾],則所謂「剛健、篤實、輝光」,
不必分為[乾]為[艮],要皆在此[大畜]中也。
是以光華發越,盛德日新,此卦之所以曰[大畜]也。
[艮]陽居上,故曰「剛上」;[艮]止能畜,故曰「尚賢」。
[乾]健難止,[巽]不能止,其[畜]故小,[艮]能止之,其[畜]乃大。
[艮]之所以能止,在得其正,故曰「大正也」。「大正」,即「利貞」。
下變[震]為[頤],[頤]《彖傳》曰「養賢」,《象》曰「觀其所養」,
知必不在家食也。
上變[坎]為[需],[需]《彖》曰「利涉」,《象》曰「 位乎天位」,
知其能「應乎天」也。
故[艮]能止,亦能育,斯賢樂得其用矣。
[艮]能止,亦能進,斯險無不可濟矣。
以此卦擬人事,
卦辭首曰「利貞」,「利」、和也,「貞」、正也,和且正,為人事之至要也。
卦德以止畜健,以靜畜動,是[畜]之大者也,故《彖傳》曰「大正也」。
蓋[畜]之道,全在「大正」,有此「大正」,斯能有此[大畜],
所謂「君子正己以正人」者,即此道也。
「剛健」者、天之德, 「篤實」者、山之性,
人能法山之性,以畜天德,斯德性充實,而輝光發越,自見日進而無疆矣。
捲之則藏於一心,放之則發為萬事,以此而「不家食,吉」,即家食亦吉;
以此而不涉險利,即涉險亦利,是盡人事而應乎天者也。
六爻內三爻為[乾],欲健進而為[艮]所畜止也;
外三爻為[艮],以能止,而畜[乾]之健也。
是以初爻懼危而自「己」;
二爻不可而隨止;
三爻「往」矣,而猶能惕以「艱」,如人事步步留餘,不令躁進也。
四以畜初,「童牛」加梏,畜之尚易也;
五以畜二,「豶豕之牙」,畜之得其要也;
上以畜三,三既利「往」,則雲霄直上,以不畜為畜也,如人事之般般謹慎,各合機宜也。
蓋凡人之作事,一於健則過之,一於止則不及,過則僨事,不及則不足以成事。
孔子於「求之」曰「進之」 ,於「由之兼人」曰「退之」,其深得[艮]止之義也夫。
以此卦擬國家,
上卦為政府,秉[艮]山之性,止而不動,
下卦為人民,挾[乾]健之性,欲急謀國家之進步,將進而犯上。
而六五之君,得六四上九之輔翼,同心合志,以抑止下民剛強銳進之為,
此[畜]之所以為「大」也。
六五之君,溫恭而能「尚賢」,與上九陰陽相比,言聽計從,爻辭所謂「豶豕之牙,吉」也。
上九身任天下之重,共天位、治天職、食天祿,以上畜三,其畜愈大而愈正,
故曰「何天之衢,亨」也。
六四處[艮]之始,履得其位,與上九同受六五之命,以四畜初,初陽尚稚,
故曰「童牛之牿,元吉」也。
蓋內外三陽,其性雖健,皆能受外卦之畜止,
故初陽猶微,知進而有危,不待畜而自止;
二得中,與五正應,知五處畜盛,未可犯也,能遇難而止,故「無尤」;
三受上之畜,畜之極也,畜極則通,其德已成,可以進矣,故曰「良馬逐」也。
國家當此之時,君臣一德,在下免躁進之患,在上無竊位之譏。
六五之君曰「吉」,有度也;
上九之臣,曰「道大行也」,應天順人,誠千載一時之會也,非夫聖人之畜,不克臻此。
通觀此卦,六爻專言「畜止」之義。
初九抱剛健之德,初陽尚微,能受六四之畜,知難而自止者也,
故有「有厲利己」之辭。
九二履得其中,有知時之明,知其功之不可遽成,止而不行者也,
故有「輿脫輹」之辭。
九三以陽居陽,志剛而才強,未免銳進之嫌,
惟「艱貞」自處,見可進而進,則可以濟世,又可以保身也,
故有「利艱貞,利有攸往」之辭。
六四當[大畜]之任,處[艮]之始,能止[乾]陽之初泄,故曰「童牛之牿」。
六五處得尊位,制惡有道,柔能制剛,是以吉也,故曰「豶豕之牙」。
上九所謂「剛上而尚賢」者也,居通顯之地,體至公之道,捨己從人,以汲引眾賢,
此[大畜]之義,君子之道大行之時也。故曰「何天之衢,亨」。
總之,
初九居[乾]之始,其陽猶稚,故稱曰「童牛」,戒其進也。
九二以剛居柔,柔則勢弱,故稱「豶豕」,喜其不能進也。
九三純秉[乾]德,[乾]為馬,故稱曰「良馬」,又死其逕進也。
君子之難進如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