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
站長
Decrease
»
Hexagram
|
2011/02/06 01:38
|
有孚,元吉无咎;可貞。利有攸往。曷之用?二簋可用享。
彖曰:損,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
【注】艮為陽,兌為陰,凡陰順於陽者也。陽止於上,陰說而順,捐下益上,上行之義也。
損而有孚,元吉,无咎,可貞,利有攸往。
【注】捐之為道,捐下益上,捐剛益柔也。捐下益上,非補不足也;捐剛益柔,非長君子之道也。為捐而可以獲吉,其唯有孚乎!捐而有孚,則元吉,无咎,而可正,利有攸往矣。捐剛益柔,不以消剛;捐下益上,不以盈上。捐剛而不為邪,益上而不為諂,則何咎而可正?雖不能拯濟大難,以斯有往,物无距也。
曷之用?
【注】曷,辭也。曷之用,言何用豐為也。
二簋可用享;
【注】二簋,質薄之器也。行捐以信,雖而簋而可用亨。
二簋應有時。
【注】至約之道,不可常也。
損剛益柔有時,
【注】下不敢剛,貴於上行,捐剛益柔之謂也。剛為德長,捐之不可以為常也。
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。
【注】自然之質,各定其分,短者不為不足,長者不為有餘,捐益將何加焉?非道之常,故必與時偕行也。
象曰:山下有澤,損;
【注】山下有澤,捐之象也。
君子以懲忿窒欲。
【注】可捐之善,莫善忿,欲也。
初九,已事遄往,无咎,酌損之。
【注】捐之為道,捐下益上,捐剛益柔,以應其時者也。居於下極,捐剛奉柔,則不可以逸;處捐之始,則不可以盈。時已則往,不敢宴安,乃獲无咎也。剛以奉柔,雖免乎咎,猶未親也,故既獲无咎,復自酌捐,乃得合志也。遄,速也。
象曰:已事遄往,尚合吉也。
【注】尚合於志,故速往也。
九二,利貞,征凶。弗損益之。
【注】柔不可全益,剛不可全削,下不可以无正。初九已捐剛以順柔,九二履中,而復捐己以益柔,則剝道成焉,故不可遄往,而利貞也。進之於柔,則凶矣,故曰征凶也。故九二不捐而務益,以中為志也。
象曰:九二利貞,中以為志也。
六三,三人行則損一人;一人行則得其友。
【注】捐之為道,捐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三人,謂自六三已上三陰也。三陰並行,以承於上,則上失其友,內无其主,名之曰益,其實乃捐。故天地相應,乃得化醇;男女匹配,乃得化生。陰陽不對,生可得乎?故六三獨行,乃得其友,二陰俱行,則必疑矣。
象曰:一人行,三則疑也。
六四,損其疾,使遄有喜,无咎。
【注】履得其位,以柔納剛,能捐其疾也。疾何可久,故速乃有喜。捐疾以離其咎,有喜乃免,故使速乃有喜,有喜乃无咎也。
象曰:損其疾,亦可喜也。
六五,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元吉。
【注】以柔居尊,而為捐道,江海處下,百谷歸之。履尊以捐,則或益之矣。朋,黨也。龜者,決疑之物也。陰非先唱,柔非自任,尊以自居,捐以守之。故人用其力,事竭其功,智者慮能,明者慮策,弗能違也,則眾才之用盡矣。獲益而得十朋之龜,足以盡天人之助也。
象曰:六五元吉,自上祐也。
上九,弗損益之,无咎;貞吉。利有攸往;得臣无家。
【注】處捐之終,上无所奉,捐終反益,剛德不捐,乃反益之,而不憂於咎。用正而吉,不制於柔,剛德遂長,故曰弗捐益之,无咎,貞吉,利有攸往也。居上乘柔,處捐之極,尚夫剛德,為物所歸,故曰得臣;得臣則天下為一,故无家也。
象曰:弗損益之,大得志也。